记得历史 惦记先烈丨陈中柱:果敢丧胆的“断头将军”

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题:陈中柱:果敢丧胆的“断头将军” 新华社记者郑生竹、邱冰清 这是陈中柱像(贵府相片)。新华社发 “此头可断不行辱,此身可折不行弯。当天若跪虎豹殿,九泉怎对一火夫言……”6月30日,以抗日将领陈中柱功绩改编而成的淮剧《燃尽硝烟》,在他的故我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首演。该剧以陈中柱遗孀向日军索还丈夫头颅为叙事切口,试图复原那段果敢壮烈的抗战历史。 1941年6月5日,日伪军分多路“涤荡”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令部,其主要锋芒指向陈中柱指示的第4纵队。由于敌东谈主来势迅猛,第4纵...


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题:陈中柱:果敢丧胆的“断头将军”

新华社记者郑生竹、邱冰清

这是陈中柱像(贵府相片)。新华社发

“此头可断不行辱,此身可折不行弯。当天若跪虎豹殿,九泉怎对一火夫言……”6月30日,以抗日将领陈中柱功绩改编而成的淮剧《燃尽硝烟》,在他的故我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首演。该剧以陈中柱遗孀向日军索还丈夫头颅为叙事切口,试图复原那段果敢壮烈的抗战历史。

1941年6月5日,日伪军分多路“涤荡”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令部,其主要锋芒指向陈中柱指示的第4纵队。由于敌东谈主来势迅猛,第4纵队未能实时滚动,遭到日军包围。算作第4纵队少将司令,陈中柱率部边打边退,耗损惨重。退至兴化一带时被日伪军遏止。战斗中,陈中柱身中数弹,壮烈阵一火,时年35岁。

陈中柱阵一火后,粗暴的日军割走了他的头颅,交到泰州日军司令部要功请赏。陈中柱夫东谈主王志芳其时身怀六甲,听到丈夫蒙难,强忍悼念,在当地村民匡助下,昼夜行船来到泰州城,单身前去日军司令部,要回丈夫头颅,使得丈夫得以全尸入殓。

1945年抗日战争见效后,陈中柱被其时的国民政府追晋为中将军衔。1987年,经江苏省东谈主民政府批准,被追尊为转换义士。同庚,盐城市东谈主民政府将陈中柱义士墓从泰州迁至盐城市义士陵寝。2014年9月,陈中柱名列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
抛头颅、洒热血的陈中柱,被当地人人称誉为“断头将军”。为中国转换和抗战职业驱驰呼号,他依然国共和洽抗日观点的积极宣传者和践行者。

1906年10月,陈中柱出身于建湖县草堰口乡堰东村一个农民家庭,与共产党东谈主、转换义士赵敬之是发小。少年陈中柱家中较为繁重,曾受到赵敬之家的调停。1925年,成年后的陈中柱来到上海电车公司职责。1927年北伐军插足江苏,陈中柱复返家乡,参与筹开国民党支部和农会组织,与所在土豪劣绅进行斗争。大转换失败后,他来到南京考入江苏省警官学校,后转入南京军官究诘班学习,编属黄埔军校第6期,毕业后在国立中央大学、天津北宁铁路、江苏津浦铁路等处任职。

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陈中柱被委任为其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特种团第3总队少将团长,与赵敬之一齐参与了台儿庄战役。1938年底,陈中柱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令部第4纵队少将司令,在苏北从事抗日行径。他稀奇好奇戎行文化宣传,在队伍组织政工队,剪辑出书《战地新闻》《新群报》等,并组织当地中学师生演戏唱歌,宣传国共两党和洽抗日。1939年秋,他率部进驻江苏泰州,同新四军配合和日军进行游击战,曾设垂危千里日军汽艇2艘。

陈中柱以血肉之躯抗敌殉难的功绩,在其家乡于今仍被口口相传。每年九月开学季,以陈中柱名字定名的草堰口中柱低级中学,会组织学生神往耸峙在熏陶楼前的陈中柱半身泥像,参不雅学校“陈中柱史料摆设室”。“陈中柱的爱国豪举激勉学生们立志进取。”草堰口中柱低级中学校长颜学成说,学校还将陈中柱的功绩写入了校本,每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披发以陈中柱、王志芳爱妻定名的奖学金。

在《燃尽硝烟》剧目标收尾,王志芳双手捧着装有丈夫头颅的陶罐,走出日本军营,走向日光豁达的迢遥,剧中东谈主齐唱:“愿以此身化长风,拂遍关山九万重。东谈主间永存一粒火,燃尽硝烟星月明。”

“全剧深情描写中华儿女‘宁可断颅,不折脊梁’的民族风骨。”建湖县淮剧团团长单文鉴先容,建湖是淮剧发祥地,在中国东谈主民抗日战争和宇宙反法西斯战争见效80周年之际,剧团以所在戏剧的姿色,向公众呈现可亲可感的陈中柱东谈主物形象,揭露战争的狠毒内容,传递对和平的不朽祈愿。



推荐资讯